崇禎皇帝便立即表示,科舉制度自從隋建立,唐完善之后,就一直沿用至今。
大明還有這三甲,從童試、鄉試、會試到殿試,有著一套非常完整的科舉考試制度。
這種選拔機制,的確是給了始皇帝和李世民兩人很大的啟發。
至于士大夫治天下,被楚風說教的大宋,自然是沒什麼說服力。
趙構只能在一旁安靜的聽著。
“陛下,青銅門開了。”
就在嬴政、李世民、崇禎皇帝興致勃勃地談論科舉、民生和軍事等問題的時候。
蒙毅走上前,對始皇帝小聲提醒道。
“也罷,今夜就先到此。”
始皇帝帶著炮彈先一步離開了。
他覺得大秦如今的科舉制度并不是很完善,倒是可以根據剛剛崇禎皇帝的提醒,繼續加以修改。
李世民也沒什麼好留念的。
直接帶著長孫無忌離開了,回到了長安的皇宮。
“輔機,你說大唐現在是以民生為重,還是開啟海商?”李世民踏出青銅門之后,便對長孫無忌問道。
這周圍,乃是御林軍重兵把守。
至于百官們,并沒有前來候著。
“陛下,臣以為……。”
第115章 大唐的圖書館計劃
長孫無忌到底是李世民身邊最強的跟班。
而李世民也的確算得上是非常能夠忍受大臣一些毛病的君主,君臣相得益彰,這才有了大唐的貞觀之治。
李世民連魏征都能夠忍受,到了死后才找他麻煩而已。
仙師說長孫無忌在他死后,會和他的兒子掙權,成為一個權臣。
對于一般的帝王來說,肯定是不能忍了。
這個隱患實在是太大了。
但是對于李世民來說卻不同。
一個是因為長孫無忌乃是長孫皇后的親哥,是他的大舅子。
他要是辦了長孫無忌。
那長孫皇后肯定也會受到牽連,讓他們夫妻兩人產生隔閡。
這對大唐的穩定肯定是有影響的。
第二則是因為長孫無忌對大唐有功,是最早跟隨他的人。
他李世民有現在這樣的成就,長孫無忌是幫了大忙的。
他要是辦了長孫無忌。
對于其他有功之臣來說,就是一種危險的信號。
到時候這些大臣也會開始離心離德。
第三嘛,長孫無忌有著大才,這樣的人放著不用,實在是太浪費了。
他才剛剛登基不久,大唐百廢待興。
想要建立盛世,就需要長孫無忌這樣的大臣的支持。
而有了仙師那番話。
對于長孫無忌而言,便是一個敲打。
這也是為何,李世民能夠把長孫無忌一直帶在身邊的原因。
僅僅是這一點。
始皇帝、趙構和崇禎皇帝就表示非常佩服。
他們是不敢把會和自己的兒子掙權的大臣繼續帶在身邊,對方要是一個背刺。
他們可能就沒有以后了。
第二天早朝。
李世民拿出一份奏折,說道:“仙師曾有言,大唐可以在各地建立圖書館或者是學宮,得以讓天下學子都可以讀書識字。
如此一來,大唐就會有很多很多的人才。
朕先前覺得時機不成熟,畢竟紙張和活字印刷術都未曾完善。
如今,工部已經呈上奏折,表示紙張和活字印刷術都已經完善,可以印刷書籍了。”
說到這里,李世民特意看了看百官之中崔家、盧家和王家幾位臣子站立的地方。
“朕的國子監藏書并不是很多,只能建立小小的書局。”李世民又頓了一下。
“不知道,爾等可愿意獻出一些書籍,好讓天下學子都能夠讀書識字、博學強識,為大唐之繁華盛世而積極有為?”
孔家看著坐在前面的帝王,面色非常為難。
你這要建立圖書館,就直接去建。
孔家的書,那可是圣賢之書,里面都是孔家好幾代人努力,保存下來的稀世珍寶。
怎麼可能直接獻出來讓皇帝去刊印。
這些書籍,也就只有孔家的弟子能夠閱讀,又或者是拜入孔家門下的弟子,才可以看。
一般的學子,肯定是沒那份資格。
至于崔家還有盧家等,也都是這種想法。
要知道,現在的大唐把師道還有手藝看的很重要。
他們就怕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
都有一種完全壟斷的概念。
自然不愿意免費地分享。
“孔穎達。”
“臣在。”
作為孔家當代的國子監祭酒,參與了好幾次大唐一些文獻的修改和編撰。
這位算得上是孔家在朝堂上的發言人。
“圣人昔日便有言,叫做有教無類、因材施教。”
“如今大唐的學子,需要知道圣人圣言,要弘揚儒家之學,造福萬民。”
“孔家是不是應該拿出一些書籍來,好讓天下學子都可以接受儒家之學的教導?”
面對李世民這位大唐皇帝的循循善誘,孔穎達低著頭,只能是憋屈地表示,愿意拿出一些書籍。
而李世民當即很是高興,又給了孔家一些徒有虛表的名號。
這位君王又看向了崔家和盧家以及王家等五姓七望之家,說道:“朕能夠有今日,也要多虧了你們,如今我等君臣正是大展拳腳的時候。”
“大唐的盛世要是在我等手中建立,你們可以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