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節真君繼續講道:“望山,那大衍之數豈是你所能揣測,我后來才知道,小圣后手上那簡冊居然與傳說中的歸藏易有關。”
柳隨云知道有所謂三易的說法,易經又有周易之名,代表是他是仙周之易,而連山易則是夏代之易,歸藏易則是商代之易,只是連山、歸藏早已失傳,只有屬于周易的易經傳世,因此才噴了一桶鮮血的望山真人總算是平靜下來:“竟然是歸藏易,殷代易數,果然是玄奇無比,玄奇無比,多謝老祖宗指點望山!”
鴻節真君繼續說道:“小圣后心情不錯,就收下了王道友那冊竹簡,然后就說道你們有所求,雖然有人的禮物不夠格,看在你們一片赤誠的份上,那就答應你們吧,我們正想謝恩的時候,卻聽到有人對小圣后開口說話……”
鴻節真君對于這句話印象顯然深刻無比,甚至把這人的語氣都學得七八成象:“圣后,您日月凌空,明照寰宇,凡人尚知尾生抱柱,何況是圣后您,自古君無戲言,王者無悔,成王有桐葉之封,您若是答應了他們,那自當言出如山,一言九鼎!”
柳隨云知道“桐葉之封”是怎麼一回事,那是發生于洪荒之后的仙周時代,周成王與自己家胞弟玩耍,把一片桐葉削成圭狀送給叔虞,說“以此封若”,結果史佚請擇日立叔虞,成王答道:“我與叔虞只是開玩笑”,結果史佚回答道:“天子無戲言。言則史書之,禮成之,樂歌之。”于是成王依言封叔虞于唐。
只是這位小圣后被人提到桐葉之封的故事,柳隨云就不由猜測起他的身份來,而鴻節真君繼續說道:“小圣后一聽此言,雖然依舊是明照千里,但面色卻有些遲疑,猶豫了一會才對那個聲音說道,知道了,成王既有桐葉之封,恒公不背曹沫之盟,文公不貪伐原之利,文侯不棄虞人之期,孝公不廢徙木之賞,本圣后既然決心兼治王霸道,自然也會一言九鼎。”
柳隨云聽到這,不由在額頭上擦了把汗,原來這位小圣后開始只是隨口說笑而已,到現在才總算是答應了這三位小修士的請求,只是莫意懸倒是好奇地問道:“那個在小圣后身邊說話的是誰?”
“不知道!始終是只聞其音,不見其人!”鴻節真君搖了搖頭說道:“我以為這位道友也是一位大唐真仙,能守護小圣后出行,豈是凡俗之輩,更難得的是能勸小圣后依諾而行,那時候的我,渾身發軟,仿佛骨頭都碎了,只知道照著王意玄的話往下說,愿圣后德澤寰宇永照蒼穹,小人求勢傾天下,求萬壽無疆,求通天大道。”
能叫一位金丹初期修士渾身發軟,根本不知道如何反應,這恐怕只有合體期的大修士才能辦得到,但是柳隨云覺得這位小圣后肯定比傳說中的合體修士高明得多,而鴻節真君的聲音也越發興奮起來:“小圣后繼續說道,你們有這份赤誠之心,雖然禮物嫌輕了一些,但是本圣后已經答應你們,那自然是會一言九鼎,絕無戲言,只是你們只獻上一份禮物,卻有三個人,禮物又太輕,除非你們三人肯永作大唐藩屬,否則我也幫不了你們?你們三人,可愿意永作大唐藩屬?”
第三百五十七章 三問
三位小修士自然是愿意永作大唐藩屬,柳隨云也明白了,為什麼老人家一再提及要永作大唐藩屬,卻原來是這個緣故,而鴻節真君繼續講著他的故事:“小圣后繼續說道,你們求什麼?”
“求勢傾天下,求萬壽無疆,求通天大道!”鴻節真君轉述著自己的聲音:“結果小圣后回答道,雖然你們愿意永作大唐藩屬,但是禮物份量實在不夠,三個人都要勢傾天下,萬壽無邊疆,那是絕無可能的一件事,所以把這三樣要求分開來,你們每個人可以求一樣,然后他問王意玄道友,你想求什麼?王道友當即答道,小人現在只求萬壽無疆!”
萬壽無疆只是一句套話,但是修士之中很少有這句話,畢竟大修士的壽元很長,往往有幾百甚至上千歲,象“壽比南山”、“長命百歲”這種話對于大修士來說,往往是十分刺耳,但是真正的萬壽無疆,又是修士們朝思夜想的目標。
象鴻節真君雖然是元神后期大修士,但是活到四千七百歲,幾乎已經是他的極限了,他現在甚至到了日常不能理事的程度,將近百年才站出來公開接見一次四葉真人,而雖然莫意懸只有三千兩百歲,但能不能活到一萬歲,連他自己都沒數。
象這位王意玄可是七漏靈根,這輩子能成就煉氣期就是謝天謝地了,小圣后本領再大,也就是讓他成功筑基而已,如何能讓他活到萬壽無疆的程度。
因此莫意懸問道:“得這小圣后冊封為大唐藩屬,真的能萬壽無緣?”
鴻節真君當即回答道:“小圣后當即拿起一把玉尺,現在就冊封了王意玄道友,然后往他額頭拍了一玉尺,算是完成了冊封儀式,但是那個時候的我,差點被嚇得咬斷了舌頭,眼睛都跳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