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活干有不摻沙子的稀粥給孫兒吃,也是好的。”
“不跟你說了,我要趕緊去了,去晚了,活都讓人搶光了。”
說完,又匆匆上路了,也不管宋青峰后面什麼反應。
楊三郎聽后笑了笑,這個平安縣的縣令有點意思。
他沉吟了一會兒,對宋青峰說道:“通知欽差儀仗隊,不要去省府了,去平安縣城等我!”
原來他就是這次朝廷派來賑災的欽差,大康三皇子,楊盛!
他有一種直覺,這次賑災可能要在平安縣,找到解決辦法!
……
第三天,又有一批難民聞訊往平安縣而來,平安縣城外的難民已經超過五千了,而且還在增加!
常山府,通判張進寶府上。
“張大人,了解清楚了,那些難民都去了平安縣,聽說那邊縣令徐平給他們安排活干,還發工錢!”
張進寶聽后,臉上的橫肉跳了幾下:“就是那個把張大彪判了流放的徐平嗎?哼!一個小小的縣令膽敢這麼和我作對!你去平安縣,告訴徐平,他審的幾個案子,還有很多疑點,讓他重審!”
“另外,他不是喜歡安排難民嗎?給他多弄一點難民過去!看他怎麼安排!”
第54章 募捐
平安縣這邊,徐平見難民越來越多,也是非常發愁,皺著的眉頭就沒有舒展過。
周縣丞和孫師爺也是如此,三人商量了許久也沒商量出個對策來。
鬼使神差地,他們又把劉明請了過來。
“劉賢侄,讓你預測中了,別的地方難民聽說這邊吃的粥沒沙子,都過來了。現在安排不下了快,照這麼下去,錢糧也快不夠用了。”
徐平苦笑著說,他第一次體會到,原來想要為百姓做點事情這麼難!
“劉賢侄,你腦子靈活,有沒有什麼辦法?”
三個人齊齊望向劉明。
“城中不是還有那麼多大戶嗎?可不可以讓他們捐糧?”
劉明小心翼翼地試探道。
“唉,我都聯系過了,他們只肯出十擔二十擔,要麼才五兩、十兩銀子,杯水車薪。”
周縣丞深深嘆了一口氣,這兩天他跑了很多家,嘴皮子都快磨破了,身心俱疲。
“這麼少嗎?”
劉明難以置信地說道,記得前世哪里要是發生自然災害,那些有錢人都是踴躍捐錢的,尤其是那些明星,非常高調,想不知道都不行。
對了!利益!單純地付出,怎麼可能會愿意做,要麼有利益,要麼有名聲!
劉明想通了其中的關鍵,嘴角也微微露出了笑容。
“我想,可能找他們談的方式不對,他們捐了錢糧,我們也要給些好處才是!”
“給他們好處?”
周縣丞表示不明白,縣衙都這麼困難了,還能給他們什麼好處。
“對!就是給他們好處,我們缺錢,但是可以給他們名聲!捐了錢的人家,我們做個芳名榜碑文,記錄這次事件,和各家捐錢糧的數量,就把這個碑文立在縣衙門口,供平安縣的老百姓瞻仰。”
“還有,號召鄉紳捐款修城墻、修路,同樣做碑文紀事立在城門口、各個路口。不過得分開,一件一件地來才行!”
韭菜得一波一波地割,才能效益最大化。
“這樣子能行嗎?”
三人不太相信這樣子那些大戶,就愿意把錢白白拿出來。畢竟都是在官場上混的,不知道這些商人的心態,也很正常!
“行不行試試不就知道了?我幫你們去說服馮家,其他人你們只要透露點消息出去,他們自然就會來找你們的。
”
劉明笑著說道,信心滿滿。
“行!反正也沒辦法了,就按劉賢侄說的去做!”
徐平最終拍板,劉明和周縣丞、孫師爺兵分兩路,劉明去說服馮家,周縣丞、孫師爺以感謝的名義宴請那些捐糧的大戶們。
這個時候,馮勝應該是在書院讀書,劉明騎著馬一溜小跑來到了書院。
經過這幾天的練習,他終于能讓馬兒跑起來了,雖然跑得不快。
不過,到了書院,還沒來得及找馮勝,就被趙夫子逮到他的書房去了。
“劉明,聽聞你現在生意做得不小,賺了不少錢財,又是修路又是收留難民,擴建工坊的,好的很吶。”
趙夫子坐在書桌后面,輕撫著他的山羊胡,語氣有些嚴厲地說道。
【夫子這是什麼情況?生氣了?是了,可能是因為最近學堂來得少了。】
之前說家里揭不開鍋,沒有房子,不能來上學,現在啥都有了還不來,趙夫子能開心就有鬼了。
特別是在上次兩個書院比試之后,趙夫子對劉明寄予了厚望。
見他天天忙于商賈之事,自然是心中不快。
“夫子,那些難民吃不飽穿不暖,太可憐了,我想著能幫一些是一些。”
猜到了原因的劉明陪著笑臉說道,故意避重就輕。
“再怎麼樣,也不能把學業荒廢了,只有科舉一道才是正途!不要把心思放在商賈之事上,那只是微末之道。”
趙夫子苦口婆心地勸說道。
可惜他面對的是一個來自21世紀的靈魂,說了也是白說。
劉明知道,不說服趙夫子,以后沒有那麼容易逃課。
“夫子,我們考科舉是為了什麼?為了功名利祿還是為了將來造福一方?”
“自然是造福一方,為了功名利祿,那你趁早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