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慕走進郡衙,沒多久,趙捕頭便來到值房。
“這雨下的不對勁啊……”他抹了把臉上的雨水,說道:“郡尉大人說,這幾天不應該下雨的,一定是有什麼事情發生了。”
李慕疑道:“什麼事情能影響到老天下雨?”
趙捕頭道:“多了去了,凝魂修行者就能借風布霧,聚神更是可以祈晴禱雨,每當有新的道術神通出世,也會有天地異象顯現……”
李慕心中陡然一驚,這才意識到一個問題。
這個世界的天地,可不是他眼睛看到的天空的大地。
修行者的道誓,就是對天地發的,若有違反,必遭天譴。
也就是說,人在做,真的有天在看。
剛才他還借竇娥的故事,罵這天地欺軟怕硬,不分好歹,錯勘賢愚枉做天什麼的,這場雨,不會是因為這個原因才下的吧?
他越想越覺得有這個可能,似乎外面開始打雷閃電,雨勢最大的時候,就是他講到竇娥發愿的時候。
李慕立刻堅定心念,那句臺詞必須改改,罵一罵貪官污吏也就行了,最好不要什麼事情都扯上天地。
萬一老天不滿他咒罵,一道雷劈下來,他后悔也晚了。
好在這場雨并沒有下多久,李慕回到縣衙,不過一刻鐘,天就再次放晴,天空一碧如洗,連一朵云彩都沒有,如果不是地上的水洼處還有濕痕,恐怕不會有人以為剛才下過一場雨。
趙捕頭離開值房的時候,囑咐李慕道:“你就在這里,不要離開衙門,一會兒所有人都要隨郡尉大人去參拜國廟。”
大周每一郡,每一縣,都建造有國廟,李慕在陽丘縣時,也去過一次,但陽丘縣的國廟,完全無法和郡城的相比。
這是一座占地面積極大的大殿,雖然只有一層,但層高起碼也有三丈,走進國廟,第一眼看到的,是三座巍峨聳立的巨大雕像,讓人踏進國廟的第一步,就會產生一種頂禮膜拜的沖動。
殿內的蒲團足足有數百只,其上整齊的跪滿了北郡的百姓。
百姓們排著隊,從入口走入,參拜完之后,再從出口走出。
李慕注意到,幾乎九成以上的人們,在參拜那三座雕像的時候,都會體內都會產生一絲念力,被那三座雕像徐徐吸入體內。
國廟和寺廟道觀一樣,只要人們誠心參拜,便會有念力產生,那些沒有產生念力的,心中一定對朝廷,或者地方官府,有著某種不滿。
這是難免的,即便是國廟,也沒有辦法逼迫百姓強行信奉,從某種程度上說,產生念力的百姓比例,代表著朝廷的民心。
一個地區的百姓,參拜國廟時,產生念力的人數占比,是考核地方官員政績的重要指標。
若是一個地方治安良好,百姓安居樂業,自然也會對朝廷充滿信心。
而若是一個地方的官員,為官不仁,魚肉百姓,弄的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便不會有太多的念力產生。
郡衙之人,參拜國廟,一是為了參拜,二是為了觀察地方的民心。
從現場的情況來看,只有極少數的百姓,身上沒有念力產生,這也說明,百姓對于北郡官府,是十分信任的。
李慕看著大殿中的三座雕像,問道:“這三位是什麼人?”
趙捕頭看了他一眼,問道:“你以前沒有來過這里嗎?”
李慕搖了搖頭:“沒有。”
趙捕頭詫異道:“就算沒有來過,也應該見過太祖,武宗,文帝的畫像吧?”
經過趙捕頭的提醒,李慕終于在腦海中搜尋到了有關這三位雕像的信息。
太祖皇帝,是大周的開國皇帝,他打下了大周的疆土,將大周劃分為三十六郡。
武宗皇帝,在位期間,以鐵血手段,掃清國內動蕩,將鄰國震懾的不敢進犯,武宗一朝,大周國力迅速增長,威懾四方。
最后一位文帝,在位五十年間,勵精圖治,整肅朝廷,使得大周三十六郡,民心安穩,海晏河清,著名的“文帝之治”,一直影響至今。
這三位,都是大周歷史上,功勛卓著的帝王,有資格在國廟中立像,接受大周百姓的供奉。
一名捕快望著三位帝王的圣像,忍不住心生敬仰,隨后臉上又浮現出一絲不甘,低聲道:“太祖,武宗,文帝,何等人杰,蕭氏皇朝延續數百年,到頭來卻被一名外姓女子竊取……”
“你給我閉嘴!”趙捕頭狠狠的在他腦袋上抽了一下,說道:“什麼話都敢說,你自己想死,也別拉上我們!”
李慕抬頭看了一眼三位圣像,心中倒是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
當今陛下,是大周立國以來,第一位女皇,這在大周某些百姓心里,無異于逆轉倫理綱常,至今還是一件無法接受的事情。
不過對李慕來說,女人做皇帝,古來不是沒有,也不是一件難以接受的事情。
他跟隨郡尉大人,并不是那麼誠心的拜完三位圣像,回到衙門之后,從趙捕頭口中得知了新的差事。
剛才在參拜國廟的過程中,某一個區域的百姓,身上并未有念力產生。
郡衙調查之后,發現這些人全都來自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