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母看了禮單,也夸羅青依想得周到,對羅青依這個兒媳婦更滿意了。
顧玲瓏懷孕沒幾個月后,羅青依也診出有孕。這是羅青依懷的第三胎了。
這一次,顧文景是從她診出喜脈到她生產,都在家中陪著她,不曾遠行,彌補了之前生兩個兒子時沒能陪在她身邊的遺憾。
顧玲瓏生下一個兒子之后,羅青依生下了一個女兒。
顧文景不知道這個女兒是不是原劇情中那個死于羅柳依手中的可憐孩子顧婉,畢竟劇情早已改變了,他與羅青依生的孩子自然也與原劇情中的孩子不同。
不過這個女兒,顧父還是給她取名為顧婉。
對這個名字,顧文景沒反對,只是一個相同的名字而已,他沒必要非得糾結原劇情,反正他的女兒,他自然會護她一生安寧幸福。
顧婉是個女孩子,在這個時代女子不易,看顧玲瓏就知道,出嫁前顧文景為她挑選的夫婿李承,婚前答應得好好的不納妾一生只有顧玲瓏一妻,結果后來就因婚后五年無子產生了動搖,動了納妾的心思。要不是顧文景壓得住他,之后顧玲瓏又生了兒子滿足了李承后繼有人的愿望,如今兩人未必還能和樂融融的做一對幸福夫妻。
顧文景忍不住考慮起給女兒培養一個童養夫的可能性。
顧玲瓏之前玩笑般的提過讓她兒子與顧婉結個娃娃親,不過顧文景沒考慮過李承和顧玲瓏的兒子,這表兄妹關系太近,要是成親后兩人生個殘缺孩子,豈不是要怪到他寶貝女兒身上去?
<<<<<<<<<<<<<<<
顧文景謀劃著去做科舉主考官,他現在對會試主考官還不敢想,但他成功去了南方一個文風鼎盛的州府做了鄉試主考官。
鄉試放榜之后,他親自點出來的年輕解元,才華橫溢,出身寒門。顧文景心中一動,便在舉子拜謝他這個座師的宴會上,開口收下解元做弟子。
這解元自然沒有不同意的道理,當即欣喜若狂的拜他做老師。
做科舉主考官的確是擴大影響力的最好選擇,這一屆這個州府鄉試所有舉人都得認他這個座師,座師與學生的關系雖然不如老師與弟子的關系緊密,但在朝廷之中就是天然同盟。
顧文景又在幾年后,做了京城會試主考官,成為那一屆未來進士們的座師。
漸漸的,隨著時間流逝,顧文景在朝廷之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哪怕他出身寒門,也慢慢的經營出了自己的利益圈子。
而且他還很懂迎合皇帝的心思,官越做越大,權力越來越大,皇帝也越發信重他這個心腹之臣。
在他女兒顧婉都十歲的時候,顧文景已經坐上了內閣首輔的位置,權力之大,甚至被人暗中稱為顧相。
要知道,內閣就是為了限制相權才會誕生,以前沒有內閣,只有宰相,宰相權力太大于是又將宰相之位拆分為左相和右相,后來更是取消了宰相這個官職,改為內閣制度。
內閣首輔還得受次輔和其他閣老們的牽制。
但顧文景能以內閣首輔的身份被人稱作顧相,可想而知他如今的權勢之大,堪比內閣制度出現之前的宰相,乃是真正的百官之首。
朝廷之中也悄然出現了顧相黨,許多實權官員打上了顧相黨的標簽,讓顧文景的影響力遍布整個朝堂。
更讓人覺得可怕的是,顧文景竟然在權勢滔天之際,還沒有引起皇帝的忌憚,皇帝依舊視他為肱股之臣,左膀右臂。
也正是有皇帝的信重,顧文景一個寒門子弟才能在入官場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里爬到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
如今皇帝下一代的皇子們都已經長大成人,奪嫡之爭進入白熱化階段,但這些都暫時波及不到顧家。因為有顧文景這個顧相坐鎮顧家,不管哪個皇子都不敢輕易得罪。
只不過不敢得罪歸不敢得罪,想拉攏他的皇子們卻很多,畢竟有他這麼一個權傾朝野的內閣首輔支持,只要不是太廢物,奪嫡成功率就會增加好幾成。
于是顧文景那才十歲的女兒顧婉就被盯上了。
顧文景某日被皇帝叫去,私底下詢問他是否給女兒顧婉定親了。
顧文景心中暗怒:‘哪個混賬東西盯上了我才十歲的女兒?’
然后顧文景對皇帝答道:“微臣女兒才十歲,還未有定親。”
皇帝笑道:“那顧愛卿與朕做個親家如何?朕那第八子,只比愛卿愛女大了三歲,正是良配。”
顧文景平靜的拒絕道:“陛下,微臣之女不能嫁入皇室。微臣乃陛下之臣,然而如今皇子們為奪儲位而爭鋒,微臣愛女如癡,不敢保證女兒嫁給皇子后,還能保持如今的初心。”
<<<<<<<<<<<<<<<
顧文景與皇帝關系好,他在某些合適的時候也敢于說真話,皇帝現在聽了他直白挑明皇子們的奪嫡之爭,也不生氣。
皇帝想想覺得是這麼回事,然后又忍不住想到,八皇子的生母淑妃想為八皇子求娶顧文景之女,莫非是想提前替八皇子拉攏一個強有力的岳父?還沒成年就盯上了他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