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不是他軍中的。
斥候飛奔至諸葛亮身前,下馬跪地道:「陛下有旨,請丞相不得退軍,就地于街亭收攏潰兵,務必攔住張郃。」
姜維眉頭一皺,不是軍國大事皆在丞相嗎,怎麼兵敗之時忽然傳來一張圣旨呢?
跟姜維不同,諸葛亮接過圣旨,腦子里想的沒有這些陰謀詭詐,他仔細看了圣旨上的玉璽,問斥候道:「這封圣旨,真是陛下的意思?」?
斥候急道:「千真萬確,丞相,陛下不知發了什麼病癥,給關侍中交待完這封圣旨,就離了成都,往箕谷大營去了!」
姜維當場一個瞳孔地震,我剛投誠,蜀漢就出這麼大幺蛾子?
諸葛亮還比較鎮定,諸葛亮指著圣旨,肅然道:「既然你從成都來,那你發這封軍報該是在三四天前,三四天前,陛下就知道馬謖要敗?」
姜維怔住了。
是啊,怎麼陛下就能提前預知馬謖之敗呢?
這事關興也告訴斥候了,所以斥候當然也會對諸葛亮復述:「陛下說馬謖言過其實,又想建功立業,得了獨自領兵的機會,必不會老老實實據城下寨,張郃又是個知兵的,是故街亭必敗,北伐將功虧一簣。」
諸葛亮神色黯淡了一瞬,接著雙目又亮起火光。
那是艱難苦恨繁霜鬢后,終于見到長風破浪會有時的飛揚神采。
這麼多年了,阿斗終于愿意繼承昭烈皇帝的遺志,扛起大漢的旗幟,那個他一天天看著走向成年的孩子,終于長大了。
還不等諸葛亮感喟完,姜維又在那邊問了。
姜維說,既然陛下知道街亭已敗,北伐功虧一簣,為何還要丞相在此固守?
斥候眼都急紅了,他說丞相,您快寫信勸勸陛下吧,陛下非說北伐還有挽回的機會,只要趙云將軍能在箕谷擊敗曹真,兵逼長安,張郃就不得不撤,所以陛下自己跑去了箕谷!
向來淡定的諸葛亮身子一晃,他說陛下去箕谷,是要與曹真交戰?
這特麼豈止是長大了,簡直是想上天啊。
諸葛亮難得失色,他說關侍中也好,朝中諸臣也罷,就沒人告知他箕谷皆是疑兵嗎?
斥候都快哭了:「陛下說,只要他去了,疑兵也能打成主力。」
諸葛亮無言望天,除了風聲呼嘯,腦子里一片空白。
這會兒姜維倒還主動,他說就沒人阻攔陛下嗎?陛下真到了箕谷,趙將軍也未必會跟陛下一起,一起打這必敗之戰吧?
斥候徹底哭出來:「那些來攔陛下的人,剛到百步之外,就被陛下一箭射掉了冠,之后陛下又高呼一句,『天子在此,攔朕者死』,玉璽舉過頭頂,慷慨英風比先帝有過之而無不及。于是便沒人敢攔,也沒人愿攔,末將不怕別的,是怕這樣風采的陛下狂奔了三四日,真打動了趙將軍,拼死一戰卻……卻……」
這斥候說不下去,嚎啕大哭起來。
姜維神色大變,轉望諸葛亮,卻發現諸葛亮不知何時已平靜下來。
大風還在吹。
諸葛亮臉上卻卷起了一抹笑,他對姜維道:「其實陛下也知道,用不著這道圣旨,只要讓我知道他去了箕谷,還試圖與曹真一戰,我就絕不會撤軍的。」
「陛下尚欲死戰,臣等何以撤軍?」
姜維目光一凝,身子不由自主繃緊,他急促道:「可為國家計……」
「是誰在為國家計?難道只有你我所思所想,才是為國家計?」諸葛亮緩緩道:「這不是為臣之道,也不是取勝之法,傳令下去,就地扎營,收攏潰兵,再另尋扎寨之處,務必把張郃所部釘在街亭!」?
姜維拱手應是。?
轉身的時候,他還是心緒翻涌,欲言又止,他還是不明白,陛下用疑兵破曹真主力,能有幾分勝算,丞相又何必跟陛下去賭?
或許是察覺了姜維的心思,風中忽然傳來諸葛亮的聲音。?
諸葛亮說,我知道陛下是什麼樣的人,如今既然陛下能站出來,我就相信陛下。?
「就像先帝相信我那樣。」
姜維恍惚間若有所悟。
斥候也不哭了,斥候一個翻身,說既然丞相不勸陛下回成都,末將便要去箕谷了,是生是死,都要為陛下當個前鋒。
望著斥候遠去的背景,姜維忽然想到:這就是忠志之士忘身于外,這就是蓋追先帝之殊遇,今日終有機會報之于陛下也。
或許小皇帝說得對,只要他到了箕谷,疑兵真的能有一戰之力。
·3
趙云見到劉世民的時候,人是懵逼的。
這小皇帝跑死了三匹馬,把自己跑得臉色發白,三天就到了箕谷大營,一到就把玉璽砸在地上,說朕乃天子,速召趙將軍來見。
那會兒趙云正在巡營,聽見聲兒還以為是自己出了幻覺。
扭頭,趙云才哦了一下,心說原來真是皇帝啊……
真是個鬼啊!為什麼阿斗會冒出在箕谷大營啊!成都怎麼連個信兒都沒有啊!
「趙叔,不怪他們,是我跑太快了,就這麼快也沒幾天空余了,你趕緊把那造刀的蒲元給我找來,我有事問他。
」劉世民進了大營,咕咚咚灌下兩碗水,撿重要的說。
趙云還沒從懵逼狀態緩過來,說不是,陛下你來干嘛的啊到底?